公众关注问题(第十六期)——终末消毒,不...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主题>> 健康教育

公众关注问题(第十六期)——终末消毒,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来源: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防科 发布时间:2022-03-01 浏览次数:26635次


 

一、什么是终末消毒?

是指传染源(包括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消毒,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和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

二、终末消毒卫生要求

(一)物体表面消毒后,自然菌的消亡率应≥90%;

(二)排泄物、分泌物消毒后,不应检出病原微生物或目标微生物;

(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血液等消毒后,不应检出病原微生物或目标微生物;

(四)空气消毒后,不应检出指示微生物或目标微生物;自然菌的消亡率应≥90%

三、终末消毒场所(部分)判定

病家:在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住院或死亡后,应对其居所进行终末消毒,包括:室内空气,地面、墙壁等环境表面,桌、椅等家具表面,玩具,电器特别是冰箱及其冷冻食品,开关、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患者使用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等。

交通运输工具: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舱室内壁、座椅、卧铺、桌面等物体表面,患者使用的餐饮交通运输工具,所用寝卧具等纺织品,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卫生间等。

医疗机构:(一)病区隔离病房,在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对患者衣服等生活用品、相关诊疗用品和桌、椅、床单进行终末消毒;病房清空无病人后,应对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毒。(二)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终末消毒的要求进行处理。(三)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共用诊室,应对室内空气、墙壁、诊疗设备的表面等进行终末消毒后,非新冠患者方可使用。

终末消毒程序要点

(一)消毒前准备: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工具、消毒药械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1.消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超低容量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配药桶(10L) 、刻度量杯(筒)、工具箱、消毒车等。2.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面屏、医用防护口罩(N95O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医废垃圾袋、装工作衣的专用消毒袋等。3.消毒药品:储备经卫生安全评价备案、在有效期内的消毒剂,如含氯泡腾片、漂白粉、漂粉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75%乙醇等。

注意:使用前一定要检查防护装备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消毒剂/消毒药品是否备案、是否有消毒产品安全评价报告等完整资料证明, 使用前阅读说明书,确保正确使用消毒剂。

(二)信息核对:消毒人员到达疫点后,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注意:最好能由社区工作人员或公安民警提前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确保配合消毒工作顺利开展。

(三)穿戴二级防护: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消毒专用袋(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穿工作衣、隔离服、胶鞋(或鞋套),戴上医用防护口罩(N95)、帽子、防护眼镜/面屏、一次性乳胶手套(双层)等。

注意:进入污染区前穿戴好防护装备,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穿戴完毕后相互检查。

(四)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仔细了解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注意:仔细询问,确保活动轨迹和接触物品全覆盖,并及时作好记录, 根据消毒对象及污染程度选择适合的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方法。

(五)打开消毒通道:进入疫点时,应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在地面消毒出一条1.5米左右宽的通道,供消毒前测量、采样和其他处理用。

(六)测量计算:测算房屋、家具及地面所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注意:物体表面消毒计算表面积,空气消毒计算房间体积,根据用药量配制足够的消毒剂。

(七)消毒前采样: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注意:进入污染区前采样人员须做好个人防护,并在采样过程中始终保存无菌操作,确保规范采样,结果准确。

(八)消毒前处理: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绿植,名贵字画等贵重物品建议及陈列物品收藏好。注意:消毒前及时与房间主人沟通,并告知消毒注意事项并确认签字后方可执行消毒工作。若房间内有绿植、名贵字画等贵重物品建议搬离或提前做好保护。必要时由公安民警陪同,打开执法记录仪。

(九)进行消毒: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注意:一定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消毒作用时间足够。物体表面喷洒消毒要将物品表面全部打湿做到湿而不流淌,确保消毒剂使用量足够。擦拭消毒时要按照由远及近“z”字轨迹擦拭并确保擦拭力度足够;空气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器要设置好流量和时间,确保消毒剂量足够;浸泡消毒要使用干净容器,确保消毒物品被完全浸没并加盖。

(十)重点区域消毒:室内消毒后,对其他污染处如电梯、走廊楼梯、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注意:确保病例活动过的重点场所和物品全覆盖并依据污染情况可适当增加消毒浓度和频次。

(十一)消毒后处置:疫点消毒工作完毕,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或喷洒消毒。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防护眼镜、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 放在专用消毒袋中带回消毒。患者生活垃圾与脱卸的一次性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按医疗废物处理,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消毒,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注意:脱防护服时人员要保持适当距离,并互相监督提醒,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接触污染面,脱卸防护用品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用品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换上外科口罩。脱掉防护后远离被污染区域并及时消毒。

(十二)消毒后采样评价:消毒作用时间后,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并及时带回送检。注意:进入污染区前采样人员须做好个人防护,并在采样过程中始终保持无菌操作,确保规范采样,结果准确。

(十三)填写消毒工作记录:终末消毒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现场消毒过程评价并填写终末消毒记录表。根据标准抽取一定比例开展消毒效果评价。注意:避免遗忘消毒工作记录填写,内容须涵盖消毒过程评价完整资料。

(十四)通风、擦拭:离开病家前,叮嘱病家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及时开窗通风,并擦拭打扫去除消毒剂残留。注意:消毒作用时间到,开窗通风30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并及时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